【Commons不是夢】二澳農作社:以復耕重構社區合作和建設社區經濟 - 🎬Video

【Commons不是夢】當我們談Commons的時候,大部分成功例子都來自外國。其實,香港也有不少有意義的嘗試,今日我們就看看 二澳農作社如何透過復耕,重構社區合作和建設社區經濟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二澳是位於大嶼山西北面的歷史古村。隨着時代發展轉變,村民遷離二澳村,農田也荒廢多年。2013年「二澳農作社」成立,定位為一間以合作社形式運作的註冊公司,貫徹實行二澳2012年開展的復耕計劃,並統籌農業生產、舉辦各類農耕和環保生態活動,最終目的是回復二澳的社區經濟。

 

二澳農作社的社長黃永根並非二澳村人,當年他和合作夥伴成功說服了村民,將荒廢的農地免費讓他們復耕,為期30年。二澳農作社以種植二澳米開辟復耕之路,也是銷售皇牌。由於二澳所處位置交通運輸不便捷,為了延長食用期和銷售時間,大米以外的新鮮農產品就會加工成醬料、乾貨等。農作社會邀請一些廚師或美食家設計醬料,既推廣二澳農產品,又提高產品的吸引力。

 

農作社籌辦的農耕、鄉郊、生態等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都市人來到二澳,或插秧種米、或露營戶外煮食,感受鄉郊自然,也讓城市人見識到包裝前的大米、南瓜等農作物的原藐。

 

二澳農作社建立時村裏已經沒有常住村民。說到回復二澳社區經濟,黃永根說,社區指的並非上個世紀有一千多居民的二澳村,而是與時並進的「新二澳村」。新二澳村的成員可以是喜歡和珍惜二澳的非原村村民,他們可以在二澳耕種,也可以觀鳥、研究不同昆蟲生物、生態攝影、繪畫寫生、甚至考古,共同建立和保護二澳環境和生物多樣性,還有一道道動人風景,和響往的生活方式。不過,二澳農作社目前沒有社員,也沒有專門進行相關的組織工作。

 

既然標榜以合作社形式運作,那麼能否做到參與式管理呢?農作社員工為5人,他們都喜歡耕種生活和二澳,算是志同道合。黃永根說,農作社的運作很依賴員工的主動性和經驗。種什麼怎樣種都是員工決定,員工各有一片「秘密花園」種植自己喜歡的農作物。農作社的財務情況又是否向員工透明?「不一定,知道的話,他們可能會擔心,哈哈」

 

二澳農作社的主要收入來源是農產品銷售和體驗活動,各佔一半。本來以為今年能夠做到收支平衡,無奈疫情和防疫措施令活動無法開展,活動收入不似預期,虧損的部分只能繼續由多年的金主填補。

 

對於農作社的發展情況,黃永根還算滿意。至於挑戰方面,他熬得過多方的懷疑目光,卻卡在營運資金緊絀這個關口。而這亦是大部分合作社和社會企業的共同難關。

 

原二澳村民無償提供土地使用,農作社目前也無法與他們分享金錢收益。田裏收成的大米、蘿蔔會分給他們派街坊,聽到別人讚許二澳米好吃,蘿蔔夠靚時,老村民還是會滿心歡喜,歸屬感油然而生。「我們希望先搞活這個地方,重新聚集人氣。老村民才有回來修屋居住的原因。」黃永根說這也是二澳農作社重建社區經濟的其中一個指標。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。